日前,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南京召开,本次座谈会的主题是“协同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据了解,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GDP突破8万亿元大关,占全国比重超四分之一,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超三分之一。过去一年,长三角地区以科技创新和制度突破为双引擎,继续加速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2024年,长三角三省一市GDP总量突破33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由2023年的24.4%提升至24.6%,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低空经济振翅
长三角合力共闯市场蓝海
长三角的天空正因协同创新而变得格外“繁忙”。7日,长三角低空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工作机制在苏州启动,三省一市合力剑指低空产业协同发展新高地。峰飞航空科技的发展路径堪称区域协作的生动缩影——研发中心扎根上海,总装基地落户苏州,测试场地依托合肥,应用场景则遍布杭州。其负责人坦言“低空经济尚在起步,长三角内部合作远大于竞争”,道出了对合闯市场蓝海的共同期待。
这片天空的潜力令人瞩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领域已有424家企业完成登记注册,备案产品1075种。专家预计,2025年,我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长三角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与创新资源,使其在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中优势尽显。
顶层设计与协同机制为腾飞护航。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强调,推动长三角低空产业协同,重点从制度衔接、政策协同、标准贯通三方面发力,强化部门协同央地联动,加快形成战略合力。未来,将构建便捷的现代化低空物流与交通体系,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低空产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培育低空产业长三角模式。
制造集群聚变
地域领域双链深融
产业筋骨强,则区域脊梁挺。6月6日至7日,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三省一市工信部门联合组建的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在南京揭牌。该联盟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协调机制下,以26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主体,剑指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旨在更大范围内构建高效协作的产业链供应链网络。
“共造一架大飞机”成为长三角产业协同实力的体现。凭借集聚全国超1/3的大飞机装机配套供应商、产业链相关企业超900家的雄厚基础,长三角(含江西)大飞机集群成功跻身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从研发设计到零部件制造,再到总装交付,一条完整产业链清晰可见。在长三角,如此璀璨的“产业群星”共有26个——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国家级集群构建起一个个既跨地域又融领域的产业共同体。
协同创新是集群崛起的核心引擎。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引领下,三省一市协同推进联合攻关计划,3年来立项支持80余个项目,总投入超17亿元。基础研究联合基金、长三角创新联合体、长三角实验室网络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等平台持续夯实创新根基。成效闪耀于全球舞台:在《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上海—苏州、南京、杭州集群分列全球百强创新集群第5、第9、第14位,合肥更以23%的科技产出增长率领先各集群。长三角正加速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创新策源地”跃升。
区域协同创新
形成高质量发展“驱动力”
去年6月举办的第六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三省一市科技部门签署《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合作的框架协议》,支持长三角创新主体联合开展产业目标导向明确的应用基础研究,支撑和引领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同日,首批12个长三角创新联合体成立。
作为首批长三角创新联合体之一的“长三角语言计算创新联合体”,由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杭州老板电器(002508)股份有限公司、科沃斯(603486)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等企业院校共同组建。思必驰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俞凯介绍,创新联合体各成员分工明确,有的着力于研究共性关键基础技术和前瞻算法,有的重点开展面向垂直场景的应用交互创新实践。创新联合体将进一步发挥作用,助力提升我国语言智能技术的发展速度和应用水平。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三省一市科技创新协同合作不断提速。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方面,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加快推进,已实施三批共72项联合攻关项目;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提质升级,已集聚重大科研设施 28个、大型科学仪器超4.9万台(套);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与超过578家长三角企业建立联合创新中心,投资孵化142项重大产业化创新成果;集成电路等26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集聚成势。
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科技部门在科技部的指导与支持下,加快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成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制定实施《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合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2024年,联合攻关共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34项,发布重点揭榜任务41项,并首次将未来产业纳入支持领域。
2024年6月,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和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共同发布的《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4》显示怎么借钱炒股,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从2011年的100分增长至2023年的267.57分,2018年以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年均增幅达9.26%。随着今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的圆满落幕,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一体化发展将迈上新台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配资招商_最大实盘配资_鑫东财配资观点